嘉靖癸丑年乙卯月甲申日 公元1553年3月21日 晴:(2/3)

作品:《八门奇事录之索命

,遂大力发展民生之际,令一部分草民富足,此类人富足,亦可使跟多之人有事可做,有饭可吃,不至生乱。而兄之所值,乃是令这类富足之人不会霸占省城之资源,也可令他人富足,兄进贡之资,亦可将一部之财散之于民,用之于民。

然兄今日之为,实有些过火,刘家村村众不过一介平民,皆非富有之人,兄何必赶尽杀绝,屠杀生灵。再者愚弟素问兄之辈虽以抢掠为生,却也有规矩,婚丧女流之辈不抢,却为何兄屡屡犯戒,前日吴府之时,我知定是兄之所为,那吴世雄本是我锦衣卫今日所拿之要人,却被兄断了线索,如我所料不错,想必是那沧州许府之人与你报之消息。

念愚弟与兄之关系,此事愚弟可暂不予追究,只望兄日后能有所收敛,如遇大事,务必先于愚弟商议再做定夺。

今有一事,愚弟先报之兄知晓,今日鞑靼进犯延绥,周边府卫所为防万一,皆有所增兵,为增士气,今日北直隶大力展开剿匪行动,一为安民心,另也是为增加功勋从而增加军费。本月月末之际,保定府将前往剿匪,所到之处与兄之所相近,切记那日不得声张,如有差池,休怪愚弟那时不再与兄兄弟相称。

弟陆绎敬上。

原来老爷、大小姐、香巧还有我的悲剧,并不是个意外,而是早有预谋。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那个通风报信之人,正是自己的亲家。我又回想起了二夫人临去之前曾经对我说过的话,仿佛一切不明之处一下子就捋顺了很多。

二夫人曾说过,老爷之所以举家一同随着大小姐随亲,是因为之前老爷与许府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买卖,而这一切似乎被锦衣卫的人发现了什么把柄,一开始锦衣卫并不知道老爷与许府勾连,过着说没有证据,陆炳陆大人找过老爷之后,老爷害怕事情败露,便想借小姐之名与许府一同跑至东瀛。

而许府知道陆炳陆大人找过老爷之后,亦害怕老爷被锦衣卫抓获泄露了自己,于是变相陈烈放这边通风报信,便有了之后的惨剧。

更可怕的是,朝廷这边早就与陈烈放等匪人之间有所勾连,那日我于陆骚所处之处,想来应是他们锦衣卫与匪人之间的一个联络点,但为什么之后那些人不见了,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只知道从老爷与许府接触的那一天起,已经预示着悲剧的发生了,而且这场悲剧,将永无收场之时。官匪之间相互勾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的目标,并不是那些穷苦之人,而是我们这些有油水可捞之人。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低下了头,一种从未有过的绝望感于心间回荡。我之所以拼了命的活下去,就是为了等到能有脱离这地狱的一天,为了这一天,我受尽了世间所有的痛苦与耻辱,而当我发现这一天永不会来时,我又为了什么活下去?这时死去,却又为何白白遭受那些苦难?

不,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至少,还是有一线生机的。月末之时,只要能让那些立功心切的士兵知道这里,那么我、大小姐、还有那些受苦的女子们便都能够获救。

可是逃出这里之后,又该如何呢?是安然赴死,或是报仇雪恨?我想我都不会,经过这些地狱般的日子,我早已没有了死的念头。报仇?我一弱女子,又如何对抗朝廷。我想,我会带着娘亲,远走他乡,找个无人认识的居所,安度余生。

要想让官兵知道这里,首先需要有什么东西将他们吸引。前些年鞑靼围攻京城之时,我于院中看到北方升起的滚滚狼烟,至今印象深刻。烟雾是个不错的办法,而放烟雾的地方最好就在石堡的最高处,也就是天台。

为了不让事情败露,我将信于炭盆中烧毁。甲子日(3月1日),我主动向陈烈放申请为他养马,陈烈放倒也爽快同意了。于是从那日起,我每日均会悄悄从怀中拾取一枚晒干的马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门奇事录之索命》 最新章节嘉靖癸丑年乙卯月甲申日 公元1553年3月21日 晴:,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181/181204/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