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策马遁迷途(1/3)

作品:《西域狗头金

大唐与大宋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两个朝代。不同的是,大宋发展的海上贸易,路线缠绕、往返无期。而大唐依靠西域丝绸之路,获得了经济和版图的双丰收。也奠定了当时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古代丝绸之路发展到后来,因大唐王朝“安史之乱”导致国力衰败,逐渐被纷飞的战火所淹没,好好的一条内陆贸易带就此消失在了滚滚的历史长河中。

话说,几个人消除了彼此的猜忌,趁着天色极好,收拾了行李,准备继续赶路。才发现,四个人、三匹马,仅存的2个有水的水囊,经过之前的逃亡,他们偏离了道路,失去了方向。茫茫戈壁,没有了水的支撑,他们必死无疑。

戈壁腹地,太阳的冉冉升起,火炭似的烤着他们。没有树荫,气温的直线上升蒸发着他们身体的每一寸水分。毫无方向的他们只能随着马的感觉在戈壁中混沌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一行人发现,他们又回到了之前休憩的那个谷底。几个毫无戈壁沙漠生存经验的年轻人只能再次休息片刻从长计议。

“兄台,等晚上观星定位之后,我们再出发吧,这么折腾下去,我们的水早晚要耗尽,我们死定了。”华图盛背靠谷底的土堆说着,却被土堆烫了下,咻一下从地上跳了起来。

“是啊,只有一个水囊有水,我们要乘夜色赶紧找到水源,离开这里。”祖丽菲用丝巾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这是她在西域生活多年而养成的习惯,可以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哥,我还不想死在这里,我还要回长安!照顾爹爹呢!”玲珑虽然也学祖丽菲把自己裹了起来,但是他用的是布匹,不透气不说,还很厚重,全身上下汗如雨下,脱水极快。

“放心吧,有我呢,我们先修整下!”宇文长隆语言虽然自信,但这茫茫戈壁,能否找到水源,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为了躲避烈日,几个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宇文长隆甚至把外褂脱掉,用剑搭起了帐篷。

抵抗着高温与缺水,几个人都有些迷离。宇文玲珑发现有一匹马在不远处使劲的咬着灌木的根,伴随着树根拉出来的沙土却是湿润的。玲珑如获至宝似的赶紧找到最近的一棵灌木,用手不停的刨土,渐渐地,她挖的坑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竟然有水从沙土中渗透出来,不一会,有一湾清水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玲珑妹子真是冰雪聪明,在下佩服、佩服!”华图盛说着,向玲玲鞠了一躬。祖丽菲和长隆也拱手向玲珑表示佩服。

“等水多了我们灌满水囊,然后让马儿喝个饱!我们继续上路。”玲珑一边说着,一边用水囊打着水。

宇文长隆看着近身的灌木、又看了看远处的灌木,忽然若有所思的说:“这灌木会不会是顺着地下河一路生长的?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附近的村镇了?”

“长隆兄何出此言?”华图盛诧异的看着宇文长隆问道。

“你只喜欢看文学史书,我记得看过开国魏王李泰的《括地志》,里面有对西域地形的记载,书上说,西域多内陆河,藏于地下。没想到今天用上了。事不宜迟,等灌好了水,咱们马上动身!”宇文长隆说着,又就近找了一个灌木,从根出开始挖掘。

“我也挖,多挖几个,水存的快些。”祖丽菲也加入了挖坑的队伍里。

四个人各自挖了一些土坑,等着水慢慢从沙土中渗透出来。可就在此时,远处却传来了驼铃声。

“不好,恐怕是追兵到了。”宇文长隆心里一紧,示意大家先把马藏好。自己悄悄的爬上山谷的高地去一探究竟。

趴在沙丘上的宇文长隆看到,远处有一个驼队在沙丘的另一头行走着,骆驼上背着沉重的货物,不过4、5人。心里不禁庆幸一番。翻下身,与谷底的伙伴打了个手势。

玲珑她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域狗头金》 最新章节第3章 策马遁迷途,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215/215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