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来自英国的使者续(1/4)

作品:《1635汉风再起

第844章 来自英国的使者(续)

1669年8月10日,宣化,新乡城(今东帝汶苏艾小镇)。

位于城西的广场,还未到上午十点,便已经是人山人海,使得整个新乡城充满了烟火气息。

今天是新乡县逢十的赶场日,周边数个乡镇村社的百姓暂时放下手头的农活,相携进城,采买所需的日常用品。镰刀、锄头、铁锹、铁锅、白瓷碗碟、木桶……以及粮油、布帛等生产和生活物资。

新乡作为齐国开拓的第一处海外领地,距今已有三十多年了。虽然,在二十多年前,宣化总管区的驻地从新乡迁到了地理位置更为优越的镇海(今东帝汶帝力市),但还是凭借其先发优势,成为宣化地区第二人口大县和最大的商贸中心。

来自南洋的各种特产和汉洲本土输入的工业制成品在此汇集和中转,每年移民季的大量运输商船和移民于该地做短暂休整,荷兰东印度公司前往汉洲本土或者威远进行贸易运输……,这一切,造就了新乡城现在的繁盛。

根据四年前的人口数据统计,整个宣化总管区已拥有七万余人口,而新乡县就占据了两成多,达一万五千余。

宣化总管区的管辖范围除了宣化岛外,周边的牛岛(今印尼延德纳岛)、北夷岛(今印尼韦塔岛,帝汶岛北边)、延陵岛(今印尼阿洛岛,帝汶岛北边)、松陵岛(今印尼罗地道,帝汶岛西南)、元和岛(今印尼萨武岛,帝汶岛西南)、富宁岛(今印尼松巴岛)等数百座大小岛屿也划归宣化总管区辖下,成为汉洲本土的北方外围屏障。

宣化总管区主要以农业种植和林业采伐为主,数座岛上生长着大量的红木、檀木等名贵木材,以及柚木、樟木、楠木等优质船材,在本地区稍稍加工后,便装船运往汉洲本土,随后便被加工成一套套名贵家具和一艘艘驰骋于大洋之上的海上巨舰。

宣化岛雨量充沛,河流纵横,再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开发,此前因土壤冲蚀而略显贫瘠的土地也在勤劳的农人手中变得日益肥沃,陆续兴建的灌溉工程,使得本地的水稻种植得以实现一年两季或三季。如今,宣化地区已经成为齐国最为主要的粮食产区,为国内每年新增人口(移民)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保障。

英国远东特使莫里斯·麦克米伦子爵一行人在数名齐国警察的护卫下,徜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饶有兴致地在一个个商贩摊位上驻足流连。

“他们……他们似乎嫌弃我们的银币成色不足。”那名随从有些尴尬地说道:“他们只接受汉洲银元支付我们所购买的商品。”

麦克米伦子爵在一处摊贩前,仔细挑选了十几颗珍珠,又捡了一些姿态奇特的玳瑁,随即便让随从与摊贩商量价钱。

甚至,汉洲银元还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有相当数量的铸币流入到欧洲地区,成为欧洲民众储存的贵金属之一。

而汉洲银元为了保证货币价值稳定,会经常对磨损严重的金银货币(金币一般很少在市场上使用,仅用于大额交易或跨境贸易才会使用到)进行回收,再重新铸造。

“汉洲的政权可以下沉到县乡村镇,他们还实施了一种称之为户口的国民管理制度。任何未经官方登记的外来人员,几乎无法在汉洲的境内随意行走。另外,在这个国家,虽然有欧洲裔国民,但人数非常少。这就使得任何欧洲面孔的外来人员,非常容易被汉洲的警察和秘密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1635汉风再起》 最新章节第844章 来自英国的使者续,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248/24849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