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游戏平台(求推荐,求收藏)(2/3)

作品:《回到2000年做游戏

年后也准备走了。”

曾启心想:看来年后换工作真是游戏界的流行换工作季节。

继续问云风:“你觉得可口吧这种玩法有前途吗?”

云风说:“那要看你的前途怎么定义,如果想赚玩家的钱,不可能;如果能囤积一些用户数量,倒可能被高价收购。”

曾启觉得云风说的有道理。

玩家为什么要在网页上玩游戏,

玩家玩网页上的游戏能得到什么?

玩家为了玩这些游戏愿意付出什么?

这是必须解决的命题。

上一年中国互联网大飞跃和大坠落,是同样的问题。

花了大量的金钱,让用户感兴趣,把用户请到网站来。

用户到来以后需要会付出什么。

搜狐网的张朝阳提出“注意力”经济,大意就是只要把用户的眼球吸引过来,就能创造经济。

可是如何创造经济价值,都是预测,此时搜狐的股价已经跌到了1.69美元,而搜狐的每股净资产在1.86美元以上……也就是说,理论上你用1亿收购搜狐,你得到的资产要达到1.1亿。

最初中国的网站认为这些用户来到网站,看广告,就能带来足够的收入,就能让广告主愿意投入足够的金钱,现实情况证明这些收入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增值服务,各大网站都在探索,曾启圣诞节在腾讯看到,他们看准手机的增值服务作为未来。

虽然,此时的中国的手机市场还没有到大爆发。

以可口吧,还有第九城镇这样的游乐场式的社区网站,通过有趣的玩法吸引了用户到来,那么必须将用户导入到更大附加价值的系统里,否则这就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又过了几年,互联网从业者才深深体会到一切的根源在于“获客成本”,你获得一个用户要花多少钱,而你从这个用户身上能赚回到多少钱,二者之差就是你的收入。

大家都喜欢说红海还是蓝海,蓝海就是获客成本低,红海就是高。

比如客户端网络游戏,2004年每个有效用户的成本大约是5-8元,在2009年到15-20元,而2014年则增长到接近200元,所以2013年后几乎没有公司还能做得起客户端游戏。至于网页游戏,手机游戏,每次洗牌,也是这样一个用户成本不断增长的轨迹。

曾启问云风:“那你后来去哪里了?”

云风说:“我去深圳金子塔看了看,他们被千智源挖了一批人,只有主程序没有挖走。老板又把厦门的峰哥请来做首席策划,现在做《古人群侠传》,相信这个游戏一定好。还有我去了一趟东莞……”

”东莞?曾启觉得云风在程序上固然老练,为人看起来很正经,居然大大方方说去了东莞。

云风接着说:“我去了樟木头,到了东莞卓越数码,也见到了今何在,看了他们做的《不灭的传说》。

那游戏怎么样?曾启看了很多介绍,今何在写的世界观,架设在龙与地下城体系中。杂志上一会比作uo(网络创世纪),一会又把卓越数码比作曾经做出《辐射》、《异域镇魂曲》、《冰风谷》的黑岛(BlackIsle)。

在曾启看来,国内这些公司把自己的作品和国外的精品游戏,3a大作挂上钩宣传,蹭流量,加关注。就像曾启在中国的e3游戏展上看到的中国的最终幻想之最‘初’幻想。

很多年后,中国游戏业进步很大,甚至在sony的Playstation上像模像样的还原神作塞尔达传说,这又是另一种碰瓷了。

云风说:“游戏画面还好,作为网络游戏,我觉得他们要求配置太高了,至少要128m内存,他们老板说,这个游戏主要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2000年做游戏》 最新章节第七章 游戏平台(求推荐,求收藏),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34/34407/11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