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乡(1/2)

作品:《寒门首辅

任何人都是有私心的,皇帝自然也如此。作为一个上位者,习惯了俯视众生,自然希望看到臣躬相争的局面。这样他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站出来予以调停即可。当然这并不是说皇帝就真的希望臣子们争得不可开交。真要是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谁替他处理政务,偌大个朝廷该怎么运转?故而只要不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皇帝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当今天子性格随和,不太会把人往阴暗的一面想,只要注意一些,是不会出大问题的。李东阳咳嗽一声道:“也好,四明和于乔去说确实也不合适,老夫便跑一趟吧。”也不怪李东阳小心谨慎,如今的朝局实在微妙,宦官与廷臣的平衡被打破,这才会出现钱宁江彬之流。可以说此二人是与强势的内阁应运而生的。如果内阁在这件事上表现的太过强势,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谢慎本以为正德皇帝是醉心于玩乐才重用钱宁,江彬之流。现在看来还是他太年轻了啊。却说转眼便是三日,三日后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对江彬、焦芳的审讯有了结果。最终由刑部尚书屠勋执笔,写了一封奏疏呈递至御前。由于此次案情特殊,内阁为了避嫌并没有进行票拟,而是直接转呈奏疏至豹房由皇帝御览。这在正德皇帝登基后还是头一遭。习惯了内阁的大包大揽,这么冷不丁的乾纲独断起来,正德皇帝颇是有些不适应。他仔细读过刑部尚书屠勋上的奏疏,证据可谓确凿,这二人看来真的是有勾结。阁臣和近臣相勾结,还干起了陷害忠良的事情,这让正德皇帝十分愤怒。他本想包庇袒护江彬,可此时亦是没有什么心情了。刑部拟的处理结果是将焦芳罢免官职,流徙江彬至云南。这个处理结果是刑部和大理寺、都察院商议许久的结果。焦芳虽然可恶,但毕竟是文官,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对于焦芳自然不能太狠,不然若是将来自己跌了跟头同僚以此效仿,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至于江彬,确是罪大恶极,便是处死都不为过。但屠勋不知道天子是什么个态度。如果天子念着江彬的旧情,他却拟了个斩立决的判罚,不是惹天子厌恶吗?但他又不敢判的太轻。若是判的太轻,内阁不会满意,他还会背上江彬朋党的骂名,直是得不偿失。流放云南这个判罚说重不重,说轻不轻。至于最后要怎么判,判多重当然还是天子自己来决定。屠勋只是给出一个提议让天子忖度。他已经在职责范围内做出了决定,也算尽到职责了。正德皇帝看到这封奏疏时百感交集,对于焦芳的判决他没有任何意见,这老头子索性打发他回乡养老。但是江彬让他有些割舍不下。便真的要将他流徙吗?假使真的这么做了,他怕真的要成孤家寡人了。唉,真是难啊。正德皇帝一直压着刑部奏疏不发,也不表态。这让群臣猜疑了起来,天子对此事究竟是怎么一个态度。是要雷霆震怒,痛下狠手呢还是对焦、江二人网开一面?不少廷臣对此事都呈观望的态度,原本内阁意料中拨乱反正的浪潮似乎并没有到来。但是形势在腊月初三发生了改变,首辅李东阳向天子进奏,列数焦芳和江彬数十条罪状,一石激起千层浪。诸部院寺,都察院的官员纷纷附奏。天子便是想要袒护江彬,面对如此形势也不好发声了。最终在腊月十五,天子再也撑不下去,决定准奏刑部判决,将阁臣焦芳革职为民,锦衣卫千户流徙发配云南。一时间朝野欢腾,众臣山呼万岁,大有一副君明臣贤,盛世朗朗的模样。谢慎也不知在这个君臣博弈的过程中,李东阳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是中流砥柱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眼下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是胜利的一方。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下至少不必担心被人在青史中抹黑了。............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了正月,新的一年便来了。正德二年京师的早春,颇是生机盎然。谢慎向天子上书请求返乡探望兄长,天子欣然应允。故而在三月初三,谢慎携带妻子徐芊芊,长子谢旭从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寒门首辅》 最新章节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乡,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54/5431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