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帝欲北巡(1/2)

作品:《寒门首辅

入冬以来,辽东、宣府、大同三镇总督杨廷和的日子并不好过。鞑靼人屡次三番在宣大之间游击,让杨总督的心悬在了嗓子眼。作为一个文官,杨廷和的长处在于后勤保障,粮草筹措以及治理军政上。至于这领兵打仗的之事他却并不在行。好在宣大防线固若金汤,尤其是宣府城墙之厚之高为九边重镇之最,被倚为京师屏障。杨廷和的总督府便设在宣府。有如此坚固的城池在,杨廷和只要坚守城池不出,鞑靼人是毫无办法的。便是当初土木堡之变,也先俘获了英宗皇帝以此为要挟,不也没有攻破宣府吗?但是天子在入秋后几次催促杨廷和,叫他择机而战。这让杨廷和愁苦不已。当今天子好大喜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在即位之初就要北巡,这在大明朝历史上还是头一遭。虽然最后因为群臣的劝阻没有成行,但足以让群臣摸透天子的秉性。在天子看来,设立三镇总督的目的不是为了严防死守,而是将鞑靼人彻底赶到漠北去,让他们去吃沙子。但杨廷和却知道以明军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可能与鞑靼人野战。如果真的不顾一切的与其野战,多半又是一场惨败。眼下别说边军了,就是京军也退化了厉害。如果不拿出时间重新练兵,杨廷和真不敢想象几十年后大明朝的军队会变成什么模样。当然,他眼下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皇帝的命令。唉,一定是有奸佞在蛊惑天子啊!杨廷和背负双手在厅堂之中来回踱步,却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天子虽然没有下圣旨,但口谕一样是金科玉律。假如他继续奉行坚闭城门不出的策略,恐怕他这个总督就要当到头了。“部堂大人,末将有一策,或可解燃眉之急。”杨廷和抬头望去,见说话的是宣府总兵于韫便微微颌道:“说说看吧。”在朝廷设立三镇总督前,宣府、大同、辽东三镇各自统领,最高长官就是总兵。于韫在宣府任总兵数年自然对鞑靼人的秉性摸得透彻。他冲杨廷和抱拳道:“启禀部堂大人,宣府大同一线长城破损严重,常有马贼在坍圮长城段穿行。”“那又如何?”杨廷和微微不快。如今他要担心的是如何对付鞑靼人,于韫扯这些没用的作甚。于韫嘿嘿一笑道:“这些马贼有数股,少至一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部堂大人只要派兵清剿,将这些贼人级割下送到京师,一定会得到陛下嘉奖。”“胡闹!”听于韫说出了这么一番混账话,杨廷和直气的面色铁青。他把以为于总兵会提出一个什么绝妙办法,谁曾想却是斩杀马贼冒功这样的馊主意。“部堂大人息怒!”于韫心中暗暗叫苦。这杨总督到底是怎么想的,如今都火烧屁股了还在这装什么忠臣良将。“吾辈即为人臣,就当忠君之事。怎能动这些歪心思。于总兵,你以往不会也是用马贼级冒功的吧?”“不不不,部堂大人误会了。这办法是末将刚刚想出的,以前绝没有用过。”于韫连连摆手,冷汗却是顺着后背淌了下去。当真是祸从口出啊,他真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对杨廷和说那一番话。杨廷和盯着于韫看了良久,这才吐出一口气来:“罢了,这样的话以后休要再提。不然莫怪本总督铁面无情,军法伺候。”吓得于韫连忙跪倒在地叩头道:“末将遵命。”在文官面前,武官本就没有什么地位和尊严。更不必说是总兵对总督这样的顶头上司了。如果杨廷和乐意,可以立刻命亲兵把于韫拖下去剥了裤子打军棍。“退下吧!”杨廷和一脸厌恶的瞥了于韫一眼,厉声道。吓得于总兵两腿一软,跌跌撞撞的退了出去。杨廷和面沉如水,心中思忖的是武将为何会**成这个样子。遥想当初大明建国之初,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数不胜数,怎么才过去了一百多年武将就变成现在这个怂蛋模样了。杀马贼割级以冒领军功,这么无耻的事情埋在心里也就罢了,居然还得意洋洋的说出来并引以为傲,真是叫人无奈啊。“老爷,从京师送来一封信,您要不要看看。”管家杨松躬身走了进来,将一封信递了过来。“嗯。”杨廷和闷哼一声,接过信来展开看。“这......”刚看了不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寒门首辅》 最新章节第四百六十章 帝欲北巡,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54/5431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