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峥嵘岁月稠(1/4)

作品:《抗日之东北崛起

离开了沟帮子,张大彪和耿立周保护田春生回盘龙山东峰。张天宇和罗忠吉带魏长河部则顺营宁线前进,他们要在营宁线搞些动作,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淄重队能顺利返回山里。

魏长河以草帽山熊耳洞的弟兄为基础,又添加不少新弟兄,他们经过一个月的系统训练,虽然时间还是比较短,但相对来说组织性、战斗力都是比较强的。昨天夜里跟沟帮子车站鬼子对射,由于是黑夜,并没有吃到亏,这就使他们的信心增强不少,临出发时,他们在仓库补充足了弹药,让大家对即将开始的战斗充满了渴望。

这个连二百二十人左右,加上侦查排和张天宇他们,现在有二百七十来人,在夜幕中踏上了未知的土地。

天亮时,他们来到了盘锦所属的胡家镇坨子村。

胡家镇坨子村是营宁线一个小站,距盘锦站20公里,距沟帮子站也是20公里。目前已经控制在日军手里。现在在胡家镇坨子村车站有满铁所属的一个铁路警备小队的日军,他们只负责车站的安全。

1906年设于东北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披着“日本企业”的商业外衣,实质曾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据点,承担着经济侵略、资源掠夺甚至情报搜集等一系列重要侵略行为,是日本推行侵华战争的“国策会社”。“满铁”以铁路交通为主业,主要掠夺煤炭、冶金、电气等战略资源。“九一八事变”之前,“满铁”社员伪装成商贩、医生等职业,搜集中国战略资源各方面情报。在“九一八事变”期间,满铁更是直接向关东军的警备队和宪兵队、日本领事馆、伪警察署等机关提供了数万份军事、时局对策等方面的情报。

关东军最早是满铁的护路队。日俄战争后,根据清日签署的《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及附约,在这个附约里面,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以下几项主要的主权:1、割让旅顺、大连两处租借地;2、割让南满铁路的经营权以及沿线的林产、矿产;

3、允许日本在南满铁路两侧驻军。依据这个条约,日本开始派人接管南满铁路、移民旅顺、大连,并且派了一支部队、进驻南满铁路两侧,这支部队,就叫做“关东军”,1919年,为提升关东军地位,日本撤销了关东都督府,设立了权限较小的关东厅,并在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关东军司令部,统帅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各部。关东军从此直接受日本天皇指挥,独立性大大增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有感兵力不足,就召回在乡军人加强军力,这些在乡军人就是日本移民,他们中很多是退伍军人,都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装备不比关东军差,但因年龄和一些其他关系,战斗素质不如关东军,主要担任警备任务。

现在张天宇遇到的就是在乡军人组成的铁路警备小队。

根据宋青林所部侦查得到的消息,这个铁路警备小队只有二十多人,他们集中在车站。由于这几天战事紧张,胡家镇坨子村这个小站已经封闭了,四周开始戒严。

这伙日军每天早晨就在车站集训,从不出车站大门,车站的一端有一个炮楼,炮楼里有一挺歪把子轻机枪,里面有二个日军监视车站及周围情况。

张天宇命令黄明和陈家松组成阻击小组,监视炮楼上那两个鬼子的动静,其他人潜伏在离炮楼不远的地方,以民房作掩护,准备在日军早晨晨练时出击。

所幸部队进入民房后,当地百姓虽然很惊讶,但没有过激的反应。在这人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遇到拿枪的队伍,自然都避而远之,实在躲避不了,也不会有什么过激行为。何况看到的还是中国人的部队。

五挺轻机枪,两个阻击手都安排到房顶,冬季里借着白色披风的掩饰,在白雪的辉映下,没有被炮楼日军发现。剩下战士埋伏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东北崛起》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峥嵘岁月稠,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196/1965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