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这一大家子(2/2)

作品:《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的,自然便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而和老妈讲话的,则是各家的妇女,倒是不分年纪,

三类人泾渭分明,老的不会招呼小的,哪怕职位比他高,小的见到老的,咳咳,必须得主动问好,至少也得点头致意,否则就会被人戳脊梁骨。

在这个家里,大爷和爷爷、老爸,三人都是厂里保卫科的,母亲则在车间工作,

区别在于,他爹是保安队长,他爷爷是保卫科长,大爷则是主管保卫工作的副厂长兼民兵连长,职权仅在书记和厂长之下,堪称厂里的三把手,

但是,以大爷打过抗战、解放两大战争的老兵的身份,别说书记和厂长,就算县领导和市领导来了,也得恭恭敬敬地供着,

如果不是他坚持认为自己只懂战斗不懂生产,不肯当主官,只怕连厂书记的位置都是他的,不过现在每天带着保卫科和民兵连拉练,对其他事不闻不问,倒也自得其乐。

爷爷呢,经历就比较简单一点,当年大爷提着菜刀去追赶大部队,他慢了一步没能赶上,只能留下来种着两亩薄田,照顾家里老人,后来娶妻生子,才有了陈建国的老爸陈速羽,

据说这个名字,是爷爷对当年比大爷爷慢了一步而耿耿于怀,特意提了一刀肉加一篮子鸡蛋,跑到县里请张先生起的名字,要的就是突出一个“快”字,

然后在十几年前,为了躲避战火,外公带着全家到乡下逃难,得了爷爷很大的帮助,于是两家就定了娃娃亲,约定等国家光复,孩子长大,就结为亲家,

后来自然顺理成章,便有了陈建国。

再后来,大爷退伍回来,县里安排他进了棉纺厂,又正好赶上棉纺厂招工,他便将亲弟弟和侄子侄媳都给安排进来,

不能说徇私,因为当时吧,厂子刚建好没多久,确实是条件差,除了厂房看上去还像个样子,其他地方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就连机器设备,都是王大户家里处理的二手货,这样的厂子,谁愿意进?

大爷把自家人都招进去,那得叫大义灭亲,为公家做贡献。

本来爷爷当时还不乐意去,倒不是因为别的,两位老人在大爷回来之前就已经先后过世,不需要留下来尽孝,主要是家里除了祖田,后来又分了两亩好地,他还想着好好伺弄一番,给家里留个基业呢,

结果大爷说了,“当年你提着菜刀没赶上保家卫国,咋地,这回让你上建设战场,反倒怂了?”

就是这么一句话,爷爷二话不说,拉着全家一起收拾行李家当,连夜到了县城,住进了还漏着风的厂区茅草房里,

又因为当时余毒未清,保卫科责任重大,而且最危险,一家老小便进了保卫科,

这一呆,就是十年。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更新,第5章 这一大家子免费。
本章已完成!

《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最新章节第5章 这一大家子,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284/284474/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