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下注(三)(1/6)

作品:《重生于康熙末年

紫禁城,内务府本堂衙门。

“太后寿礼?”曹颙瞧了眼中厚厚的单子,看着董殿邦,道:“这些,都是要内务府置办?”

这单子上,大到佛像摆件,小的珠宝首饰,林林总总,足有几十页。

董殿邦点头道:“这单子是比照往年的例拟的,曹大人瞧着可有增减的地方?”

曹颙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将单子递还董殿邦,道:“大人觉得妥当就好。”

董殿邦犹豫了一下,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他如此,曹颙笑道:“大人有什么,请说就是!”

“曹大人,虽然正月里内有进项,但是至今,已经用去七、八成。怕是支撑到明年,内又空乏。”董殿邦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本账簿,送到曹颙面前。

“几百万两,怎么会花得这么快?”曹颙闻言,不由诧异。

“仅修缮热河、畅春园、西苑三处行宫,就用去了将近百万两。汤泉行宫那边,不仅仅修缮,之前预计修建的两处殿阁因银钱不足,今年才得以动工,这是大工程,也是近百万两。皇上北巡行围,赏赐蒙古王公与将士,也是近百万两银钱……”董殿邦将几处花钱的地方一一说了。

曹颙一边翻看账簿,一边心里感叹不已。

康熙要当“明君”,所以修园子、修行宫都不用户部的银子,省得御史们刮噪。但是,能花钱的地方,他也一样没拉下。

除了修缮行宫与行围打赏,管北巡这几个月的花费,也是近百万两。这还只是内务府的开销,像从京城到热河的修路,数万护军相随的费用,就要算是户部开销里。

“盐税呢?”曹颙想起这个也是要入内的,开口问道。

“大人,盐司衙门是亏空大户。就算收上银子,怕也要补户部的亏空,能入内者有限。”董殿邦回道。

曹颙合上账簿,开口道:“董大人是内务府老人,那往年内务府的开销,从何而来?今年还是多了几百万两的进项,都不够用;那要是寻常年份,不是缺得更厉害么?”

“原本有几处矿山,每年都有金银入。这两年已开采的矿山挖得差不多了,银钱就越发吃紧。”董殿邦回道。

瞧着董殿邦满脸殷切的模样,曹颙立时生出几分警醒。

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还是晓得的。

虽看出董殿邦是盼着自己能想出生财的法子,但是他不过寻常人,又不是真的善财童子。

再说,曹颙也发现了,内务府就是花钱的衙门。银子少,借着户部的花;银子多,多花。为了所谓皇家脸面,压根没有“开源节流”的概念。

“等十六爷回京,将少银子的事情禀明,到时候再请大家集思广益吧。”曹颙将账簿撂下,随口说道。

董殿邦没想到曹颙会如此应对,有些愕然,犹豫了一下,道:“曹大人……”

曹颙从案牍拿起一卷文书,淡淡地道:“本官还有公务要处理,现下就不陪着董大人了。”

董殿邦听闻,忙抱拳,道:“既是如此,曹大人先忙,下官告辞。”

因他是委署内务府总管,品级比曹颙低,所以还是行属下之礼。

曹颙起身,拱道:“既是如此,本官就不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于康熙末年》 最新章节第七百零一章 下注(三),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70/70144/701.html